近几年兴起的中外联合军演,让我们见识了外军之优长,理念之不同,实战之浓厚。同样外军也赞叹我军治军之严谨,训练之严格,装备之进步。但如果光听夸赞,联演似乎就失去了意义。
01
一次与俄军交流,中方参演官兵谈起我军的实战化训练。俄军某部一名中校军官很是惊讶:“什么是实战化训练?难道还有非实战化训练吗?”不光如此,俄军对我有一句非常中肯而又发人深省的评价:中国军队是管理型和生活型的部队。
对,你没看错,老毛子就是这么直白。
俄军对我军的评价并非没有道理。作战部队,堂堂偌大个师旅团,认认真真研究作战的人也许并不多。基层需要会抓管理的,体能素质优秀的,有一技之长的。甚至篮球打的好的,合唱会指挥的,会弄板报的都要比研究作战的更受欢迎。
除了在院校所学军事理论外,到了基层部队,很少有人再进行研究作战。从教员嘴里套出来的知识,考完试就硬生生的吐了出去。所学非所用,大概是整个军官队伍之痛。
02
克劳塞维茨在写下《战争论》的时候,也仅仅是一名少校。提出制空权理论的意大利人杜黑,在出任营长助手期间就向陆军部提出了航空兵研究报告,成为意大利空军建设的基本框架。再看美军,对于世界军事领先的地位和作用,莫过于大量研究作战形成的战略和理论。
冷战后,“由海向陆”理论由海军提出,空军在1995年一口气提出“全球快速机动”和“全球攻击”两个理论,海军陆战队紧随其后提出“由海向陆作战机动”概念,并于2000年更新“舰对目标机动”概念。这都不禁让我们汗颜。
同时期的我军,还在考虑用坦克打飞机,还在机械化的道路上缓缓前行,提出多年的信息化始终看不到踪影。
03
军人的本职就是打仗,打仗的前提就要弄清楚作战。如果连作战都没有人研究,上战场的人不懂作战、不了解作战规律,试问我们何来的勇气去喊“能打胜仗”这句口号?
一些作战部队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,认为作战研究靠院校、靠专家、靠更高一级的机关来,基层只需负责把研究成果执行即可。试问,如果基层没有研究作战的人员,那如何充分理解上级的作战意图?如何完美执行每一个环节的任务?如何有效地对自身进行作战评估?如何进一步改进作战样式?
倘若每逢开会前,只把投影仪架起来,只把香烟茶叶摆起来,几个人吭哧瘪肚,搜刮墨水,把没干的工作写成干的,把干的一般的工作写成精品,把本职工作写成突出贡献,即便是几个晚上不睡觉整出了会议发言、经验材料,那又有什么用呢?
开会时谁坐在什么位置,吃饭时谁坐谁的左右手,上级领导来,打乱训练规划全方位高标准迎检。可以说,个别单位对于一些俗务缛节的用力程度、努力程度,远高于对带兵打仗的研究。
04
作战部队每年能够检验作战成果的只有演习,剩余的时间被保安全、求稳定、抓管理、开会议占据了不少的精力,进一步导致缺乏研究作战的氛围。少了作战研究的土壤,怎么可能结出研究的果实?
“军队只有两种状态,打仗和准备打仗”。改革不仅仅改的是体制编制,更重要的是要改人的思想,改旧的陋习,改不符合当今部队发展潮流的陈规。毫不客气地说,我们的作战部队目前仍有不少工作是不必要的,不是围着战斗力的。
世界一流军队搞推演演习,指挥官自己拿尺子,做计算,讨论问题就事论事,一切按照实战要求。我们的极个别指挥官,需要两三个参谋人员协助指挥也罢了,但连战前准备这么实际的问题,开会稿都需要手下人准备好。就这种状态,怎能不负所托,能打胜仗?
05
宋代文官的地位高于武官,最后被蒙古铁骑一马平川。试想,军队中大量军官从作战本职转向管理、材料,我们又怎能完成新时期的新使命?
研究见效慢,但并不是我们放弃作战研究的理由。只有配足了充分的研究型人才,部队才可能走得更长远。未来作战面对更强的敌手,我们才能够有效地应对。
基层要提供研究平台,给予作战研究人员足够的空间时间,立足本单位现有人员武器装备,更新老旧观念,提出创新方法。同时要树立鲜明导向,为研究出成果的人员提供优厚政策倾斜。
06
流水不腐、户枢不蠹。只有不断的改革进步,破除旧思想,旧理念、旧习惯,才是我们这支人民军队完成历史使命的保证。
胡服骑射,车战兵阵,三湾改编,中国从来不缺乏军事改革的历史传统。
在改革强军进展如火如荼的今天,让我们多看到新思想、新面貌、新改观,让作战研究能够真正成为军人的主业,让部队的明天增添胜利的砝码,让国家的安全有更强大的保障!